从一些交易平台的有限数据来看,派币价格波动剧烈且缺乏稳定支撑。刚上市时,它一度冲高至 2.98 美元,短暂的高光后便迅速回落,很快跌至 1 美元以下,相较于其短暂的历史高点,跌幅达 72%。在过去一周,市场压力持续,价格从 1.11 美元一路下探至 0.77 美元,累计跌幅达 8.45%,市场情绪也随之跌入谷底。这种过山车般的价格走势,让投资者们难以捉摸,更凸显了派币价值的不稳定。
派币的交易还面临着流动性不足的困境,这严重限制了它在加密市场中的进一步发展与广泛认可。大量投资者手中的派币难以在市场上顺利交易变现,这使得其价格的真实性大打折扣,所谓的市场价格更多像是一个虚拟的数字,而非真实供需关系下的合理价值体现。并且,据市场预测,未来一年内将有超过 16 亿个派币解锁,这些新解锁的派币价值约 14 亿美元。如此大规模的新增供应,犹如悬在派币价格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极有可能进一步打压现有的币值,引发价格的持续下跌。
在我国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派币自然也在禁止之列。央行等多部门早已明确规定,严厉打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行为,强调虚拟货币交易无法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,还可能引发一系列金融风险。在这种政策背景下,派币在国内没有合法的交易场所,其所谓的价格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。
从派币的获取方式来看,用户只需通过手机 App “挖矿”,每日点击一次即可,操作极为简单。这种低门槛的获取方式,从经济学角度分析,意味着其边际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按照市场价值规律,当一种商品或资产的获取成本极低且供应量不断增加时,其本身很难具备较高的市场价值。派币中文网工作人员称其国外易货共识价格大概为 100 美元 / 派币,但这种 “共识价格” 更多是基于一种美好的幻想和部分群体的自我认知,在缺乏实际应用场景、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情况下,难以真正落地。
派币的运营模式还涉嫌传销。它鼓励用户通过邀请他人注册来获取更多的 “挖矿” 收益,形成了明显的层级关系。这种模式下,价格极易被少数人操控,他们通过炒作拉高所谓的 “价格”,吸引更多人入局,最终在高位抛售,导致普通投资者血本无归。现实中,已经有许多类似的虚拟货币项目,前期通过疯狂拉新吸引用户,一旦资金链断裂,便迅速崩盘,用户手中的虚拟货币瞬间变得一文不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