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加密货币的热潮中,鲸道挖矿作为一种通过手机算力参与虚拟货币挖掘的方式,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。然而,当谈及鲸道挖矿是否被国家认可,答案是否定的。
从我国的监管政策来看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已被明确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。2021 年,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强调,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,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。而虚拟货币挖矿行为,包括鲸道挖矿这类通过手机算力挖矿的模式,是虚拟货币产业链的上游环节,同样被纳入禁止范围。
鲸道挖矿存在诸多危害,这也是不被国家认可的重要原因。一方面,挖矿行为能耗巨大。以专业矿机挖矿为例,其运算过程需持续消耗大量电力,对能源资源造成严重浪费。鲸道挖矿虽看似通过手机算力,但大量用户参与后,累计的能源消耗不容小觑,这与我国节能减排、绿色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。另一方面,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极易扰乱经济金融秩序,滋生赌博、非法集资、诈骗、传销、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,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。鲸道挖矿所产出的虚拟货币,一旦进入交易环节,就会卷入这些高风险的金融活动中。
从执法实践来看,各地已对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展开整治。部分地方曾出现伪装成数据中心享受税收、土地、电价等优惠政策的虚拟货币挖矿企业,最终都受到了严厉查处。对于个人通过类似鲸道挖矿 app 参与挖矿的行为,同样面临法律风险。一旦被认定参与非法金融活动,可能面临罚款、没收违法所得等处罚,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承担刑事责任。
此外,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对产业发展、科技进步的带动作用有限。其本质上是通过复杂运算争夺记账权获取虚拟货币奖励,并非真正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。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高新技术产业、推动实体经济繁荣的背景下,鲸道挖矿这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自然无法获得认可。
综上,鲸道挖矿不被国家认可。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国家监管政策,远离虚拟货币挖矿等非法金融活动,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,保障自身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。